正在阅读:【网络媒体大V刷变化】第三站:山水园林地 现代特钢城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新资讯网 / 社会万象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网络媒体大V刷变化】第三站:山水园林地 现代特钢城

转载 4352002022/09/11 10:15: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黄石发布 作者:黄石发布 4575 阅读 0 评论 6 点赞
9月9日上午
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
网络媒体大V刷变化
黄石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塞山区

黄石本地新媒体、自媒体及网络大V等近20家平台负责人先后来到陈家湾社区三中片区、黄石科创模具研究院等处,采访西塞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生动实践和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陈家湾社区三中片区





黄石科创模具研究院





山水园林地 现代特钢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区因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而得名,原名石灰窑区,2001年更名为西塞山区。现辖1镇4街道9村32社区,总面积112.47平方公里,总人口23.5万人。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83亿元,同比增长10.2%。



这里自然禀赋优越

坐拥“一江一洲两山两湖”,拥有黄石城区77.8%的长江岸线和最大的江心沙洲牯牛洲,千古名山西塞山和百里黄荆山主体部分、黄石母亲湖磁湖和西塞山区母亲湖夏浴湖皆诞生在这里。


这里人文资源荟萃


石龙头旧石器遗址是黄石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端午节俗“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地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诞生于西塞山,林育英、贺龙、冼星海等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

这里工业基础雄厚

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大冶新厂(大冶特钢)、华中地区最早的水泥企业华记湖北水泥厂(华新水泥)、全球规模最大的铬盐生产上市企业(振华化学)诞生在这里,西塞山区以占黄石8%的人口、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17%的工业产值。


特钢产业是西塞山区最大的发展优势

西塞山区素有“钢铁摇篮”之美誉,特钢是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区五次党代会以来,西塞山区锚定加快建成现代化特钢之城的奋斗目标,以实施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倍增、产业链条提升、数字经济跃升、产业品牌优化“五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支持大冶特钢建设千亿特钢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今年以来,西塞山区全方位对接大冶特钢,全链条实施产业招商,成功引进风电产业园、高端精密钢管及轴承项目、套盾构机刀圈、风电锚板(法兰片)等一批特钢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今年8月12日全省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首次设在西塞山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新材料制造基地项目,为加快建设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迈出重要一步。


城市更新是西塞山区最大的发展机遇


西塞山区因工而兴、因矿而生,是黄石典型的老工矿城区。近年来,西塞山区抢抓黄石获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机遇,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全市最大范围的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区20%的居民喜迁新居;结合区域湾子多、沿山私房多的特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金湾”工程,全区28个老旧小区启动改造19个,惠及居民3.5万余户。2021年,牧羊湖小区成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典型范例之一。


平安稳定是西塞山区最大的发展基础

作为黄石典型的老工矿城区,因企业改制带来的下岗职工最高峰时一度达到10万人。多年来,西塞山区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持续攻坚信访积案化解,着力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幸福生活,历经12年艰苦努力,2017年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的城区。持续巩固“长安杯”创建成果,历经4年不懈奋斗,2021年荣获首届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西塞山区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打造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