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这一网又捕捞了500多斤,你看这罗氏虾多壮实!”11月7日下午,阳新县黄颡口镇军山村小军山围的养殖基地里,10名村民合力拉网,鲜活肥美的罗氏虾在网中翻腾,一张张笑脸映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满是丰收的喜悦。

军山村紧邻海口湖,坐拥优良的水域资源,此前村民多以传统方式养殖四大家鱼。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支撑,养殖效益参差不齐,有时辛苦一年还面临亏本风险,优质水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释放。
转机出现在2022年。军山村通过土地流转,将300多亩小军山围整体承包给黄石新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既为村集体增加了稳定收入,让村民获得租金收益,更为周边群众开辟了就近就业的渠道。新港农业公司随即投入500多万元,对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奠定基础。

今年初,基地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引进徐金福带领的专业养殖技术团队,科学调整养殖结构,规划养殖鳜鱼30亩、罗氏虾20亩、螃蟹80亩、甲鱼20亩、棱鱼70亩,打造出黄石周边颇具影响力的优质水产品基地。技术团队的入驻,不仅带来了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更让水产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提升。
“螃蟹上个月就已售罄,日均销量达300斤左右。现在上岸的罗氏虾更是供不应求,根本不愁卖。”徐金福介绍,目前基地养殖的15000只野生甲鱼和三万多斤鳜鱼长势良好,预计在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将迎来销售高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生态养殖的蓬勃发展,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1962年出生的李祥可家住小军山围附近,基地改造后便在此长期务工,“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一年下来差不多5万元,我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收入,心里别提多满足了。”和他一样在基地稳定就业的还有3名军山村村民。而在捕捞旺季,潘世国等村民还能通过打零工增收,“每天能挣200元,补贴家用绰绰有余,我们这五六个人一年下来也能挣5万元左右。”


近年来,军山村立足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优势,持续优化养殖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和先进养殖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优质化转型。如今,这里的水产品种日益丰富,产量稳步提升,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幸福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