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红色基因代代传,英烈精神永闪耀
探寻千年古县文化根脉,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精神,积极响应学习红色历史、传承革命基因的号召,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8月28日至30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学院“红韵新采”实践团一行11人奔赴红色热土,开启一段铭记历史、砥砺初心的实践旅程。
丰碑:热血铸就不朽,信仰照亮征程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庄严矗立,是为纪念这片热土上21个县市近30万革命先烈而建。阳新作为全国著名的“烈士县”,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英雄的故事。走进陵园,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然入目,彭德怀同志“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的题字与描绘英勇牺牲场景的浮雕,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段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
纪念馆门额上,胡耀邦同志题写“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馆”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青松翠柏掩映的“英烈纪念墙”前,实践团成员肃立默哀,追思先烈浴血奋战、誓死不屈的伟大精神。园方特意为我们开放了“国防园”,一件件承载历史印记的展品,无声诉说着国家命运的起伏坎坷,深刻印证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警示,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奋发学习、矢志报国,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见证:文物无声诉峥嵘,历史有魂传基因
阳新县博物馆是实践团接受革命精神洗礼的重要一站,集中展现了阳新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的辉煌历程与光荣传统。展厅中,“红色征程”主题雕塑巍然矗立,锈迹斑斑的革命枪支、纸页泛黄的苏维埃布告、1929年红军所用的汉阳造步枪,以及红三军团战士的战地日记……一件件实物、一页页史料,无声却有力地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中阳新人民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壮阔历史。
队员们凝神驻足,在这些凝结血与火的革命文物前,深刻感悟这片土地所熔铸的红色基因与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实践过程中,团队不仅认真参观学习,还积极参与文物资料的整理工作,协助博物馆对馆藏文化进行数字化记录,以现代科技让革命记忆焕发新颜。部分成员还担任义务讲解员,以生动详实的叙述为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赢得了广泛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厚重的革命传统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坚定传承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力跑好属于青年一代的接力棒。
现场:重走革命之路,再悟初心之志
红军街旧址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这里不仅是早期革命历程的真实缩影,更是一座由无数英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它庄严地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正是源于革命先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定信念与英勇担当。
实践第三站,我们走进龙港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文告、书信等革命文物与历史照片五百余件,生动再现了龙港作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中心、被誉为“小莫斯科”的辉煌往昔。在讲解员深情的讲述中,队员们深入了解彭德怀、何长工等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仿佛穿越回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深切体会到革命的艰难与信仰的力量。
“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这句质朴而铿锵的民谣,是阳新革命岁月最真实的写照。即便岁月更迭,先烈们的精神依然在这片红土地上生生不息,持续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此次实践团队的带队教师刘琼在现场勉励同学们:“希望大家把这次走访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课程,把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春血脉。”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应以文化自信为根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