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娃体重才2100克,血糖还在危急值,必须马上转新生儿科!”在阳新县妇幼保健院产一科,来自阳新县龙港镇的贫困孕妇顺利分娩后,新生儿因宫内发育迟缓、羊水III度粪染,生命体征亮起红灯,新生儿科医师会诊后明确要求立即转入新生儿科治疗。
然而,当医护人员告知转诊必要性时,孩子家属却面露难色,家境贫寒的他们,对着未知的治疗费用满心焦虑,一度拒绝转诊。“孩子不能等!先治病,费用的事医院来担!”危急时刻,科室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院领导,院方迅速作出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由医院先行承担所有治疗费用,全力保障新生儿救治。

为打消家属顾虑,医护人员反复耐心沟通,郑重承诺“绝不会因费用问题耽误孩子治疗”。在医院的坚定保障下,早产宝宝被第一时间转入至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宝宝的血糖逐渐稳定,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为后续康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这份守护并未止步于医疗救治。新生儿从产房抱出来的时候,产科护士长发现,宝宝身上没有一件合身的婴儿衣物,仅用大人的旧衬衣和破旧棉袄勉强包裹,寒风仿佛能从布料缝隙渗入。护士长立刻在科室发起倡议,号召医护人员为宝宝筹集衣物。

消息一经传开,产一科、产二科的护士们纷纷行动:有人翻出家里孩子闲置的纯棉连体衣,有人找出全新未拆封的婴儿包被,短短半天,一袋袋带着温暖的衣物就送到了病房。同时,考虑到产妇产后虚弱、家属年事已高无人照料,值班护士佘翠翠还自掏腰包为产妇定制营养午餐,食堂老板得知缘由后,也主动为这份爱心餐打折。
从院领导为生命“兜底”的果断决策,到新生儿科全力以赴的专业救治,再到医护人员自发组织的爱心接力,阳新县妇幼保健院用行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正如院方所说:“我们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更要暖到患者的心。”这场跨越科室的守护,不仅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更让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医疗温度,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